Sony Mobile 於 2015 年 6 月 9 日舉辦旗艦機款 Xperia Z3+ 新品技研會,由來自日本東京的設計師新田 岳(Nitta Takeshi)、高野 浩司(Takano Hiroshi)、黃奕捷與田代 勇輔(Yusuke Tashiro),為我們帶來設計、螢幕、相機與音效等四大面向突破的技術分享。
想知道 Sony Xperia Z3+ 更多不為人知的祕密嗎?請接著往下看吧!
乍看之下,或許會覺得 Sony Xperia Z3+ 與 Xperia Z3 造型上的差異並不大,但如同 Sony Mobile 智慧型手機過去的進化,這次依舊是細節裡的改變;從機身的主組件部份就可以看出,這款產品的內部零件有多緊湊,進而造就出僅 6.9mm 的機身厚度。
雖然電池變小了,但由於技術本身的提昇,Sony Xperia Z3+ 能帶來長達 2 天的電池壽命,可連續播放音樂 91 小時,或是播放 HD 影片長達 580 分鐘。
若是沒有提及你或許不會知道,過去 Sony Xperia Z3 機身背面雖然看似平面,但在相機邊緣處其實有微微凸起,而 Sony Mobile 團隊並沒有在這部份進行妥協,Xperia Z3+ 相機就是真正的平面設計。
另外,邊角接點處則是由一個上蓋保護角落的金屬,能有效緩衝撞擊、避免金屬處的刮傷;Sony Xperia Z3+ 還有一個小小的貼心設計,就是機身邊其實是比螢幕稍微高出一些,在手機意外跌落時也能減少螢幕破裂的風險。
為了避免 Qualcomm Snapdragon 810 處理器過熱的情形發生,Sony Mobile 沒有透過降頻方式解決,而是依照用戶需求調整處理器核心運作,這也是為什麼效能表現沒有降低,手機卻不會發燙。
當然,最顯而易見的外觀改變,就是少了防塵蓋的 microUSB 傳輸埠,因為這樣的設計,用戶不再需要磁吸式充電接點,讓機體設計顯得更簡單、俐落;雖然採用外露的 microUSB 傳輸埠,但 Sony Xperia Z3+ 依舊支援 IP65 / 68 防塵、防水性能,若接點進水導致短路情況發生,系統在偵測到溫度上升同時斷電,避免主機板毀損。
那無線充電功能呢?Sony Mobile 表示,一方面是在於這項功能的能源轉換率偏低,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與 Xperia Z3+ 的輕薄設計做妥協,要是真的加入了線圈、模組,機身厚度勢必會有所提昇。
螢幕部份,Sony Xperia Z3+ 加入了 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和 X-Reality for mobile 顯示技術,軟體會自動調教紅、藍、綠三色呈現,系統更會自動判斷人像、風景等場景,決定是否調整對比、色澤,進而維持自然的畫面。
Sony Xperia Z3+ 螢幕亮度比 Xperia Z3 提昇了 16%,比 Xperia Z2 多了 36%;最厲害的是,在強光照射的情況下,Xperia Z3+ 並不只是螢幕亮度提昇而已,暗部的對比也會有所調整(可參考圖左與圖右暗處差異)。
至於原有的濕手指操作,也是該手機的內建功能。
相機部份是由 2,070 萬畫素、F2.0 大光圈,感光元件為 1 / 2.3 吋的主鏡頭,以及 510 萬畫素、F2.4 光圈、25mm 超廣角的前鏡頭組成;關於為什麼沒有內建光學防手震模組這點,Sony Mobile 表示雖然旗下光學防手震技術相當優異,但為了兼顧更輕、更薄的機身設計,決定還是延續以往的數位防手震技術;這項功能同時也用在前鏡頭,能維持自拍時的穩定性喔!
至於前鏡頭畫素並沒有更進一步提昇,主要原因也是在於機身輕薄設計所做的取捨。
關於大家在意的自動模式只有 800 萬畫素這點,Sony Mobile 透露這個拍照模式是得經過運算或合成,無法以全畫素呈現;如低光源下拍攝,系統會將 2,070 萬畫素照片縮小至 500 萬畫素,並將多張照片合成至 800 萬畫素,同樣的,3 倍無損變焦功能,也同樣是利用降低畫素才可以做到。
除了為 Xperia Z3+ 前鏡頭加入多種主鏡頭的 AR、自動模式外,主鏡頭也提供美食等模式,就像是如何調整食物本身的對比、色澤,卻不改變盤子本身的畫面呈現,都是 Sony Mobile 強打的技術。
音質部份,Sony Xperia Z3+ 導入全新音訊技術 LDAC,具有 3 倍的資料傳輸量,增強無線聆聽音樂的體驗;此外,除了 DSEE HX(數位音質還原技術)與數位噪音消除技術,該手機支援自動識別該耳機的類型,再透過分析耳機耳型與耳機形狀,帶來更優質的音樂呈現,不再像以往一樣,需要自行手動設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