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裡的小朋友,你有讓他使用行動裝置嗎?他有自己專屬的行動裝置嗎?使用時,有符合兒童成長的正確觀念嗎?為了解決兒童對行動裝置的過度使用問題,Google 這次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攜手,協助師長與學童培養正確的兒少網安觀念。
根據兒福聯盟公佈的《2015 年兒童 3C 產品使用與上網行為大調查》顯示,3C 產品已經成為台灣兒童生活中的必需品,57.4% 以上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已經擁有自己的電腦,包括平板電腦、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;而有 47.9% 的孩子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,比起 2013 年的調查報告而言,成長了 1.6 倍之多。
兒童使用 3C 最大的目的是上網看影片(93%),其次則是玩遊戲(81.7%)與瀏覽社群網站(80.6%)。其中看影片方面,有近六成是為觀賞音樂 MV(58%),近半觀看爆笑短片(48%)或是動畫片(42%),還有觀看偶像劇(27%)、綜藝節目(25%)、以及教學影片(24%)等用途。
有八成以上的孩童會使用 3C 玩遊戲,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會接觸超齡遊戲,未遵守年齡分級規定。社群網站也是孩童使用 3C 的主要目的之一,最常使用來聊天(53.7%),接著才是觀看親朋好友的動態訊息(46.5%),還有玩小遊戲(43.9%),有少數的孩童會透過社群網站結交新朋友(16.1%)。
根據調查結果,可以歸納出以下三大兒童使用網路時的危險行為:
1. 接觸不當資訊:有 34.1% 的孩童曾經因使用 3C 產品時接觸過色情裸露、暴力血腥等不雅內容;更有 12.2% 的孩子表示曾經主動搜尋這些不適齡的內容。
2. 輕信網路訊息:有高達 78.1% 的多數孩童認為網路資訊內容並不可靠,但是仍有 21.9% 的孩童認為網路上所接觸的資訊是足夠可以相信的,甚至有 16.3% 的孩子會轉傳幸運信給其他人。
3. 輕忽個資安全:有 35% 左右的孩子使用生日、個人基本資料如生份證字號或電話號碼,以及簡單數字組合(例如:1111、0000 或 1234 等)做為密碼,相當容易造成個資外洩。
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強調家長應輔導子女養成『善用網路安全工具』與『建立正確網安觀念』等正確習慣,避免單獨使用網路時接觸不適當內容。而 Google 也在兒童網路安全方面,做出許多努力,例如今年初在美國推出兒童版「YouTube Kids」,提供安全的影音管道,同時,在 Google I/O 2015 上也宣布在 Google Play 新增「家庭專區」,提供為孩子設計的應用程式和遊戲,並且將更加落實 Google Play 分級制度。此外,Google Play 還提供「家長指南」,讓家長了解如何找到適合全家人的內容項目,以及如何設定「家長監護」功能,有效防止孩子更改設定、誤載超齡應用程式。
而建立正確網路安全觀念方面,Google 邀請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張立人醫師、與知名親子部落客 Choyce,透過《專家媽咪現身說 兒童網安不迷「網」》論壇分享三大秘訣:
1. 建立家庭網路 3C 產品使用規範:讓孩子每天適度使用 3C 產品 1 至 2 小時,並鼓勵孩子以好表現換取更多上網時數。
2. 打造親子間暢通的溝通管道:讓孩子願意與家長分享網路資訊或網路交友狀況。
3. 跳脫虛擬世界培養健康休閒興趣:帶孩子多參加實體活動,避免孩子過於沉迷 3C,造成虛實世界的認知落差。
Google 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在 2014 年首度聯合規劃為期一年的「兒少網路安全計畫」,透過宣傳提升社會對兒少網路安全議題的關注,並提供正確兒少網安觀念和安全上網攻略,針對「行動原生族」的孩子們,建立正確的 3C 產品與網路使用概念,幫助他們在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下學習成長、探索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