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 年到現在,你發現了什麼?
首先,想問問您是否還記得『開心農場』這遊戲?這可是 2009 年最紅的一款社群遊戲。不過這款遊戲,大概兩年前就已經沒什麼人在玩了。話說當年,也因開心農場才讓 Facebook 社群網絡在台灣開始高速竄流,這款遊戲可算是功不可沒,但也已經功成身退。三年來,你發現社群發生了什麼變化?Plurk 活躍度似乎不如當年,大家引頸期盼的 Google+ 也沒帶來新革命演出,微博用戶在台灣雖然有明顯增加,但畢竟不是主流。反倒近年篡紅的,是行動社群上的 LINE 與 WeChat 微信。
社群,似乎產生了一些變化,但這變化可能比你想像的快又多。你自己還發現了哪些呢?
經營粉絲,真的如你所願?
在台灣,社群經營的第一首選當然是 Facebook 莫屬。不過這三年多來 Facebook 改版數次,雖然一開始都不習慣,但終究你還是得臣服。而粉絲專頁大家最在意的粉絲數,現今也被放上最致命性的『活躍度』。粉絲數與粉絲活躍度,轉眼間變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標。去年至今,最常碰到的社群經營議題就是『可以幫我們增加粉絲數嗎?』。再看到提問者產品,有種先天不良『設計』與後天不足『包裝』,很想跟他說,把心思放在你的產品上優先吧。第二個常遇到問題更狠『可以協助代管或代操嗎?』,如果讓你的粉絲知道你是這樣的心態,還叫別人來操他,不知道會傷心死多少人。不懂經營可以請顧問協助,但不是把這項工作外包。何況這真的是否如你所願,讓你獲得了真正的粉絲?如果 Facebook 今天把這兩項數據移除,是否才會讓大家清醒,你真的想要透過社群平台獲得什麼?
在現實世界裡,蔡依林與王力宏或許無法統計他們的追星粉絲數,但他們可以很清楚的關注到粉絲的熱情。或許實體世界就是因為少了冷冰冰的數字,因此關注度轉移到互動上。反觀網路世界,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數據,但卻遺忘了要表達的事情與立場,要提供的服務與資訊,要表現的互動與關懷。或許大家在傳統教育體制下『比』習慣了,因此這個那個管他是不是重點全部拿來比。完成了粉絲人數招募的任務,卻在冷冰冰的數據裡失去了溫度。
2012 年至今,你嗅到了什麼?
你還在關注粉絲專頁的人數經營嗎?或是你還在留意上面的互動數。如果你把重點與關注度都放在這兩者上,那你的確很可能無法知道社群的下一步。因為這是兩年前你早該做的事情,而不是現在。試著忽略粉絲專頁人數與活躍度數據,你才能觀察到市場變化,保持市場的敏銳度。當社群即將變成物聯網資訊來源基礎的一部份,你更該瞭解自身的服務與資訊揭露方法,是否能與物聯裝置搭配。你也更該關注內容品質經營與資訊即時有效性。把焦點放在你應有的服務,粉絲數與活躍度自然會上升,因為真正能如你所願的事情並不會是那兩個數據。何況,你可能都還搞清楚社群上該如何表達公關議題。
因為沒有內涵的社群,只有搞笑的小編….
一張圖片與影片可以出現在數百個粉絲專頁。大家採用相同的素材,相同的議題,相同的內容與對話與胃納你的『客戶』來傳達訊息(據說還有人上課就送PO文素材光碟)。這跟一般餐廳採用標準免洗筷一樣,用完即丟沒什麼特色,不小心還會拿到發霉的。許多專頁在社群經營的內涵全部都消失,剩下會找素材與搞笑的小編,已經完全不知道該專頁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。別人放笑話也跟著放笑話,別人說地震自己還評估是幾級與震央處。粉絲頁何時轉變成相聲台與氣象台可能企業公司老板都不知道。粉絲的確是來看笑話,最後經營者也獲得他的震撼教育。
2013 年之後,你準備要什麼?
上面幾段說明,似乎一直在表述粉絲專頁經營的不妥之處。並不能說是經營方法錯了,而是要探討這是否真是你所想要的。如果再也不要關注粉絲數與活躍度,你會如何改變你的專頁經營方式?因為 2013 年開始,你要準備的方向將全然不同,如果你再透過既有的模式經營,只能說是完全在浪費時間。
粉絲不需要經營,只有族群與會員才值得經營
粉絲是不需要經營的,既然成為粉絲,你只要把自身服務與產品表現得更好即可。企業要經營的是自己的品牌與商品,請把關注度放在這兩者上。而另外兩者,是族群與會員。你要把觸角延伸到整個族群,讓這些人關注到你,你才有機會向更多人展示你的公司服務與產品。當你的服務與產品完成銷售後,你更該將重點放在顧客忠誠的會員經營。只有族群與會員才值得經營,而粉絲只需要知道你的動態。
粉絲人數太少,絕對跟你的服務與商品有關。從來沒有因粉絲數來創造品牌知名度,也從來沒有透過活躍度來提升產品價值。只有品牌知名度會帶來粉絲,也只有價值的產品會帶來話題。2013 年開始,社群經營你只有幾個選擇:
(1) 把重點放在你的服務與商品,提升你的價值粉絲數自然會增加。
(2) 讓族群認識你,讓會員更忠誠。將你的服務與產品擴大給消費族群得知,將更好的服務與產品提供給會員。
(3) 重新檢視你的粉絲專頁,到底發生怎麼一回事了。不會經營就請個顧問而不是請人代操。
(4) 社群經營是極度重要的公關領域,請勿隨意把你的品牌給毀了。
(5) 回顧檢討 2011~2012 年,你真正從你的粉絲專頁獲得什麼?明年要不要嘗試做點改變。
本篇文章,謹獻給重視企業文化與品牌價值的經營者。